一直在想台灣有哪些門可以寫?
而我心裡始終惦記著一扇門
我想它可以打敗澳門所有的門
2004年在台南鹿耳門按下快門時 我愛極了這扇頗具地域代表性的門 我曾經假想 如果這是張明信片 如果我在府城旅行 我會被這扇門吸引 甚至會拿著明信片在鹿耳門找這扇門 仔細看看 這兩位門神是老外 沒錯是荷蘭人,還光腳丫子 有人這樣詮釋這扇門: 鄭成功打敗荷蘭人 因此要荷蘭人服侍他,幫他看門 還戲謔地讓他們光腳ㄚ子 是否為創作者原意就不得而知? 有趣的是 這是座紀念鄭成功母親的小廟宇 廟名是鎮門宮 當年我拍攝時還是間簡陋的鐵皮屋 現在已重建 更有意思的是 這扇門約有二十年的歷史 是畫家林中信年輕時的創作 運用油畫手法而非傳統彩繪 荷蘭人來參觀時 一直不解為何要讓門神赤腳? 據說還送上木鞋要給他們穿 有篇報導說: 門神托夢天冷腳受凍,希望有雙鞋禦寒 因此廟方打算找人幫門神畫上鞋子 而我在a-mei文章「鹿耳門傳奇 」, 看到這樣的訊息: 畫家不願補筆畫上鞋子 他認為「那是多年前的畫作,已經陳舊,再補筆,色差過大 何況物換星移自有軌道,無須強求。」 我倒是很欣賞畫家的作法 就某種角度而言 歷史或藝術是不容修改的 對我而言,這仍是張富饒趣味的明信片 一張台南小廟宇的影像 敘述著一連串有趣的傳說 期待有一天我真的在街頭見到這樣的明信片 p.s.. 鹿耳門鎮門宮位址:台南市安南區顯草街三段鹿耳門溪出海口 聯想: 台灣廟宇以外國人為造型的裝飾還有「憨番抬厝腳」 有關「憨番抬厝腳」的其中一個傳說是: 荷蘭人佔據台灣時,曾經使用黑人當苦力,因為黑人天生有力,蓋廟宇的匠師就把黑人的形象作成「憨番」塑像,並且放在牆頭上,讓他們支撐沈重的厝角。 Q: 雖然身在海外, 一直很想知道這座廟重建好了嗎? 現在這扇門是什麼樣子?有格友知道最新狀況嗎?謝謝提供訊息。 謝謝格友金龜車賀比提供訊息:廟方準備各式的鞋放在左側門旁,門神可自由選擇。 *台南人Happy小禹真的去尋找這扇門了, 我超感動的, 去看看他3/17/2007的最新報導喔